必胜高考网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资讯 >

2017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预测

时间: 思晴2 资讯

  2017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预测

  1.为什么说教育(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影响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是在受经过专门训练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影响较系统、全面和深刻。

  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教育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些外部因素:教育自身的状况;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依赖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依赖于社会发展的状况,包括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传统和民族心态以及公民整体素质等。

  2.影响学制建立的依据?

  (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学制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在阶级社会,学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3)本国民族历史文化传统。

  (4)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确定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时必须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

  (5)本国学制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建立新学制时,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的历史沿革也不能忽视吸收其他国家学制改革的有益经验。

  3.试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全人发展”理念。

  “全人发展”理念体现了教育的平等性、大众化和个性化,即教育机会均等,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具体表现在:1)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2)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4)为了学生的个体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的人,是活泼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4. 试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生活、自己和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5. 试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的自觉自愿的学习,学习的“自主性”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基本特征。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3)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意愿或假设,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获得创新实践能力与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6. 试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教育理念。

  (1)发展性课程评价是针对我国现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

  (2)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其基本内涵表现为: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

  3)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等

  4)评价主体的互动化,建立师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5)评价过程动态化。

  (3)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一、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二、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三、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四、制定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

  (4)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四个环节:一、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二、设计评价工具。三、搜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的数据和证据。四、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7.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8.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统治阶级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第一,通过国家权力机构对教育实现控制或管理。第二,利用经济力量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第三,以思想和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力。

  (5)政治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政治决定着教育性质和目的,进而也决定着教育内容的选择,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选择。

  9.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师德为先”。

  师德为先具体表现在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0.简述教育实验报告的一般结构。

  (1)题目 实验报告的标题常常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指明所研究的主要变量,要简练具体,使研究问题一目了然。

  (2)前言 也称引言、导论、绪论,是研究报告的正文开头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提出问题,表明研究的目的、通过对有关文献的考察,说明选题的依据、课题的价值和意义。

  (3)方法 该部分要阐明实验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4)结果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要求简要的说明每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

  (5)讨论 讨论是对研究结果的内涵和意义进行评价。

  下一页查看>>>2017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预测

9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