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堂笔记第十三章(2)
时间:
未知2
经济类
二、利润中心责任会计
所谓利润中心,是指这样一类责任中心,它的收入与费用都以货币为单位计量,并相配以利润,以此作为对责任中心主管的主要考核指标。
利润中心工作成果的评价与考核,主要是通过一定期间实际实现的利润同“责任预算”所确定的预计利润数进行对比,进而对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行具体分析,借以对其经营上的得失和有关人员的是非功过作出较全面而正确的评价。
三、投资中心责任会计
某些企业内部单位,如果不仅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而且能够相对独立地运用其所掌握的资金,并有权购建或处理固定资产,扩大或缩减现有的生产能力,则需进一步将其获得的利润和所占用的资金进行对比,考核资金的利用效果。这一类责任中心,通称为投资中心。
投资中心工作效果的评价与考核,可采用以下方式:
1.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经营净利润 / 经营资产
上式中的经营净利润,是指税后利润;经营资产可按经营总资产计算,也可按经营净资产计算。
投资利润率按经营总资产计算,主要用于评价和考核由投资中心掌握、使用的全部资产的盈利能力;而投资利润率按经营净资产计算,则用于说明投资中心运用公司产权供应的每一元资金对企业整体利润贡献的大小。相应地,计算前一个指标,借入资金的使用代价--利息费用不应作为确定经营净利润的扣减项目;计算后一个指标,利息费用则应作为确定经营净利润的扣减项目。
2.剩余利润
剩余利润是指投资中心的经营净利润扣减其经营资产按规定的最低利润率计算的投资报酬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剩余利润=经营净利润-(经营资产 × 规定的最低利润率)
把剩余利润作为评价和考核经营成果的尺度,可以鼓励投资中心负责人乐于接受比较有利的投资,使部门的目标和整体企业目标趋于一致。
第三节 内部转移价格问题
一、服务于各责任中心正确进行业绩评价的内部转移价格
只有正确地制定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才能明确区分经济责任,使各个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的评价建立在客观可比的基础上。
总括地说,成本(费用)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包括在产品、半成品)和服务,可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这里不应按实际成本,而应按照“标准成本”或预计分配率计算,以便于明确区分经济责任,正确评价各自的工作成果。
利润(投资)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半成品),应尽可能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在有客观的可利用的市场价格情况下,不应按“成本”,而应按“市价”计价,这是使它们能形成部门利润的一个必要条件,否则,就不称其为利润或投资中心了。这是正常评价各个利润投资中心的经营成果,并更多地发挥其生产经营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常见的内部转移价格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市场价格:即以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供应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基础。
2.协商价格:是买卖双方以正常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定期协商,确定一个双方均能接受的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基础。
3.双重价格:即买卖双方分别采用不同的转移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计价基础。
4.成本加成价:即在产品和劳务全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利润率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计价基础。
二、服务于各责任中心正确进行经营决策的内部转移价格
内部转移价格作为企业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经济活动的计量和表现,也是企业内部各单位负责人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经营决策的观点看,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应有助于实现企业内部各个单位的“目标一致”。所谓“目标一致”,是指各个责任中心作为企业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要达到的目标,应和整个企业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协调,特别要防止各个部门为片面地追求“利益”,致使企业的整体利益受到损害。
(一)服务于短期经营决策
从短期经营决策来看,内部转移价格以供应部门的变动性成本和可能丧失的贡献毛益作为定价的基础,据以协调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对企业整体较为有利。
(二)服务于长期经营决策
从长期的观点看,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固定成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应在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内,按生产能力不同的利用程度和相应的不同产量水平,分别测算其内部转移价格,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经营决策的需要。
第四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的主要特点
我国的责任会计导源于厂内经济核算。我国的许多企业,从50年代就开始推行以班组核算为基础的厂内经济核算;60年代,又开始推行与目标管理相类似的资金、成本归口分级管理形式,这些都可看作是我国责任会计的雏形。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责任制的普遍推行,把厂内经济核算纳入经济责任制的范围,使之成为贯彻、落实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手段;从过去责、权、利脱节发展到责权利紧密结合,实现了从过去单纯的行政管理向用经济办法进行管理的重大转变,使它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的主要特点:
1.以群众核算为基础,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体系相结合;
2.设立“厂内银行”,将“准货币关系”引入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3.新产品开发要求产品设计部门落实经济责任,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